安信基金张翼飞离职,绩优基金经理流动加速

zhq 2025-07-19 阅读:6 评论:0
  来源:财经读数   张翼飞的下一站为私募机构。在...

  来源:财经读数

  张翼飞的下一站为私募机构。在基金业限薪趋势下,“公转私”也成了诸多基金经理的共识

  文|黄慧玲 张天藉

  编辑|郭楠 陆玲

  基金业再传知名基金经理离职消息。

  7月17日上午,据安信基金公告,公司首席投资官(混合资产CIO)、基金经理张冀飞因个人原因离职,并卸任了旗下所有基金。

  张翼飞担任公募基金经理11年,早年从财务转型成为固收研究员,如今成为公募基金固收+领域标杆人物,管理规模近300亿元。离职消息传出后,也令许多投资者叹息。

  “这几年来挖张翼飞的人也很多,但他一直没走。这次遇到了心仪的机会,还是希望在职业生涯上有新的突破。”一位接近张翼飞的行业人士告诉《财经》。

  张翼飞也在给投资者的公开信中写道,其将继续从事资产管理行业。“虽然已经不算太年轻,但相比那些‘超长待机’的前辈们,我仍可能有半个世纪的时间,继续从事这份激动人心的工作、去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不疾不徐,以足够的韧性和耐心,用一种在长期内风险友好型的、有积累性的、行稳致远的绝对收益投资方式为大家服务,与大家相处。”

  《财经》了解到,张翼飞的下一站为私募基金。在公募基金业限薪趋势下,“公转私”也成为诸多基金经理的共识和行动。另一边,那些仍然留在岗位上的基金经理们,也纷纷退出薪酬天花板更明确的行政岗位,卸下高管头衔,回归投研本源。

  张翼飞离职,管理规模近300亿

  张翼飞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早年曾在实业做财务工作,2010年加入日盛嘉富证券公司任研究员,开始证券投研生涯。

  2012年,张翼飞加盟安信基金固收部任研究员,2014年开始管理货币基金,2015年5月任安信稳健增值基金的基金经理,从此走上混合资产投资的道路。

  在竞争激烈的基金业,张翼飞的难得之处在于其贯彻的绝对收益理念,旗下多只基金都取得了年度层面的连续正收益。

  以其管理时间最长的安信稳健增值基金为例,已连续九个年度获得正收益。也因此,他和他的团队成为公募基金中口碑较好、知名度较高的混合资产团队之一,个人管理规模超过280亿元,占公司管理总规模的近三分之一。

  公告显示,张翼飞离职后,此前单独管理的4只产品中,两只股票仓位较高的基金交给了股票研究经验更丰富的李君,两只偏债基金则交给近年来投资业绩靠前的黄琬舒。

  自2017年底以来,安信稳健增值基金一直由张翼飞与李君共管。公开资料显示,李君有20年从业经验,2017年9月加入安信基金,历任研究所行业分析师,研究所高级行业分析师,上海泽熙投资公司投资研究员,太和先机资管研究总监,东方睿德(上海)投资公司股权投资部投资总监,上海东证橡睿投资公司投资部总经理。

  李君管理的安信新趋势历年表现

  张翼飞旗下规模最大的债券型基金为安信目标收益,已与黄琬舒共同管理近两年时间。黄琬舒有十年从业经验,2015年在富国基金担任债券交易员,2016年12月加入安信基金,2021年4月开始管理公募产品。

  接近张翼飞的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张翼飞非常敬业、重视客户体验。在职业生涯转型期,他将产品的“接力棒”交给共事多年、理念一致的伙伴,也是希望较大程度降低卸任对产品运作的影响。

  奔私潮再现?基金经理流动加速

  在金融业限薪、降薪大潮下,基金经理们的流动正在加速。

  《财经》根据Wind(万得)数据统计,截至7月17日,今年以来已有197位基金经理离任。此前基金经理离职数量已连续四年超过300位。2021年离任314位,2022年离任322位,2023年离任310位,2024年离任357位,创下新高。

  今年以来,知名基金经理离职情况较多,其中不乏近年来业绩优秀、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基金经理,除了前述提及的安信基金张翼飞,还有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华商基金周海栋、中欧基金曹名长、建信基金周智硕、融通基金范琨、宏利基金王鹏等。

  限薪大潮下,部分基金经理由薪酬天花板较低的国有控股公募基金流向薪酬天花板更高的民营控股、外资控股公募。但由于公募受限相比私募更多,加之此前发生过基金经理跳槽公募基金、由于市场关注度过高导致失败的情况发生,更多基金经理在跳槽时倾向于选择私募基金。据《财经》了解,包括张翼飞、鲍无可、周海栋在内的多位基金经理去向均为私募。

  “对于优秀的基金经理来说,选择是很多的。”有业内人士透露,一家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外资机构为某位已离职知名基金经理专门开设了二级投资业务。

  限薪趋势带来的不仅有奔私潮。那些仍然留在公司的基金经理们,也纷纷退出限薪天花板更为明晰的行政岗位,卸下高管头衔,回归投研本源。以此次离职的张翼飞为例,2023年5月其升任公司副总经理,也于2024年3月便卸任了安信基金副总经理,转任公司首席投资官。

  绩优基金经理的离开令投资者惋惜,也是基金公司的损失。

  “我们也头疼,但没办法,拦不住的。”一位公募基金高管告诉《财经》,对于依赖基金经理个人影响力的产品和公司,一旦基金经理离职,无疑是巨大损失。但对于平台型公司来说,基金经理个人的离职对产品线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家公司都在强调平台型发展的原因。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下环境想动、能动的基金经理毕竟还是少数。“按照二八法则,只有最优秀的一小部分人拥有议价权。但对于更多人来说,留下来仍是现阶段最优解。”

  基金经理的勤勉叙事前几年很流行。但在降薪限薪、行业改革大变局下,也有许多投资者担心,基金经理们是否会因此躺平?

  “未来对主动权益基金来说难度只会更大。”一位公募基金高管认为,无论是被动型基金崛起的挑战,还是公募基金高质量改革的要求,都需要主动权益基金做出持续稳定的超额。“那些躺在功劳簿上的基金经理,未来如果跑不赢基准,那么投资者也没有选择他们的必要。”

  “可能会有一小部分基金经理躺平了,但还是有很多基金经理非常勤勉,这个行业依然很卷。如果不努力的话,依然面临残酷的优胜劣汰。”多位基金经理告诉《财经》。

  一位从业十余年的基金经理展示其过去一年学习笔记,将近40万字。据其自述,从业以来始终保持高强度工作状态,几乎没有休过年假。即使是在过去长达三年的主动权益熊市中,他也并没有躺平,而是一直在迭代更新投资方法论、加深对产业的认知。他因此调侃自己,“一直在上高三”。

  在年轻基金经理们的考量中,薪酬因素的占比就更小了。一方面他们的薪酬远远没有触及天花板级别。另一方面,相比薪酬,他们更关注自身价值的创造以及能力的积累。

  一位95年基金经理告诉《财经》,他将投资当做终身事业,希望在公司平台上持续精进,提升投资能力,通过复利效应实现长期成长,为持有人创造长期价值。“这是驱动我们日复一日坚守岗位的核心动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