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的含金量还在上升,33年顶级阳谋,中国下了一盘大棋

zhq 2025-06-15 阅读:192 评论:0
作者 | 布语稀土的含金量,还在上升。最近,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成功,改变了贸易谈判中的力量平衡," 让胜利的天平向中国倾斜 "。6 月 10 号,中美伦敦经贸磋商结束,双方宣称达成 " 原则一致 "。据报道,最...

作者 | 布语

稀土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成功,改变了贸易谈判中的力量平衡," 让胜利的天平向中国倾斜 "

6 月 10 号,中美伦敦经贸磋商结束,双方宣称达成 " 原则一致 "。

据报道,最近日本、韩国和欧盟国家的外交官也与中国紧急沟通,焦点只有一个关键词:

稀土

4 月 4 日,中国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 7 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此举一出,对海外市场的震动极大。有外媒说,这是中国磨出的 " 最锋利的手术刀 "。

纽约 · 时报感叹:为什么被中国震惊 15 年了,美国还是没有搞定稀土?

这曾经默默无闻的廉价矿藏,又是如何一路跃迁,成为中国突破封锁的大杀器?

33 年前,邓小平在著名的 "92 南方讲话 " 中,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就公开宣示过,稀土的战略价值。" 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

虽然从储量来看,中国绝对称得上是 " 稀土大国 "。但曾经,稀土是一个被严重 " 卡脖子 " 的领域。

虽然中国很早就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发现了丰富的稀土元素,但因分离技术落后,长期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向国外出口稀土矿原料,然后高价进口稀土制品。想要找欧美的稀土产业巨头转让技术,对方往往开出极为高昂的价格。

中国稀土分离技术的逆袭,离不开一个人,就是被称为" 中国稀土之父 "的徐光宪。

徐光宪与学生们在一起讨论工作(前排右一为徐光宪)

1972 年,北京大学接到分离稀土元素镨、钕的紧急任务,当时已经 52 岁的徐光宪再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将自己研究多年的萃取法运用到稀土分离中,仅仅 4 年时间就提出串级萃取理论,随后在全国办学习班推广,一举打破国外巨头的技术垄断。

由于在技术和工艺上的重大突破,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我国单一高纯稀土大量出口,使国际单一稀土价格大幅下降,原先长期垄断国际稀土市场的一些国外生产商不得不减产、转产甚至停产,被国外称为:

"CHINA IMPACT"(中国冲击)

如今随着世界其他地方的稀土矿被陆续探明,我国稀土储量在全球占比中有所下降,但因技术进步,我国对于全球稀土的控制力反而增强了。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 年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超 60%,而加工精炼稀土化合物的产量却占到了全球的 92%。

中国稀土产量和精炼供应量占全球比重( CNN 制图)

而截止 2023 年 incopat 检索的全球 46.9 万条稀土专利中,中国占有 22.2 万条,数量同样也是全球第一。

不仅原材料是中国的,加工环节是中国的,各种技术专利也是中国的。在这种绝对的统治力,中国敢于抛出这张 " 王牌 " 的最大底气。

2010 年,中日东海撞船事件后,中国对日本实施了为期七周的稀土出口禁令,震惊了全世界。

受到中国出口管控的影响,当全球稀土价格迎来了一波暴涨。据统计,2009-2011 年期间:

氧化镨钕从 6 万 / 吨涨到 120 万 / 吨,涨幅 20 倍;

氧化镝从 50 万 / 吨涨到 1300 万 / 吨,涨幅 26 倍;

氧化铽从 200 万 / 吨涨到 2000 万 / 吨,涨幅 10 倍;

这是中国稀土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举足轻重的力量。

相比于 15 年前的小试牛刀,这一次中国稀土管制的出台,更像是系统性"组合拳",一场顶级的战略阳谋。

按照现行的稀土出口管制制度,任何外国企业想要进口稀土,都需要先获得许可。而且,许可证是按照" 一批一证 "的规定授予,意味着每批出口稀土都需单独的许可证。

据路 · 透社、《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自上周起,中国已经对稀土出口引入了追踪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进口商提供有关公司运营、员工、终端用途和生产信息的详细数据,甚至还可能包括产品和设施图片,以及过往商业合作的细节。

这么做,是确保这些稀土不会流入军工领域。

德国磁体制造商 Magnosphere 首席执行官弗兰克 · 埃卡德(Frank Eckard)表示,中国正在要求企业披露有关其产品和业务的 " 机密信息 " 以获取出口许可。

但是他也承认,这是中国 " 通过官方形式获取信息,而非窃取 "。

总部位于英国的磁体生产商 Magnet Applications 产品经理马修 · 斯沃洛(Matthew Swallow)则表示,该公司 4 月份曾因 " 缺乏最终用户证据 " 而被拒数次。最终这家企业选择认怂,乖乖提供了各种信息。

《金融时报》甚至表示:

"只要能获取供应,很多企业愿意去做中国要求的任何事情 "。

为什么说建立稀土出口管制制度,是一场阳谋?

第一,这是非常灵活的政策工具,后续我们可以调整、收紧或者放松,让管制适用于所有国家或者某个特定国家。

第二,稀土领域的做法,可以被复制到高科技供应链的其它领域。

除了稀土,中国的铜、锂、镍、钴、石墨等优势资源也能制约美国科技产业。据媒体披露在美国列出的 50 种关键矿产中,中国是 26 种矿产的最大来源地。

这意味着,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底牌去应对。

为何稀土如此牵动世界经济的命脉?很大程度上,这跟科技发展有关。

稀土元素共有 17 种,分为轻、中、重稀土三大类。特别是中重稀土,随着科技革命的爆发,越来越供不应求。

《南风窗》介绍,一块只有口香糖大小的稀土磁体,磁力是传统铁磁铁的 15 倍,是一种廉价的、耐高温的电动机部件。有人曾经测算过,每架 F-35" 闪电 II" 战斗机含有超过 440 公斤的稀土元素,每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则含有 4200 公斤的稀土元素,阿利伯克导弹驱逐舰需要大约 2359 公斤稀土金属。

美国地质调查局表示,2020 年至 2023 年,美国 70% 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没有了中国稀土,这些支撑起美国军事霸权的 " 大杀器 ",无异于一堆废铁。

不只是军事领域,汽车行业也有" 无稀土,不成车 "的说法。像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必须使用耐高温的磁体。一个豪华汽车的座椅,可能包含 12 个稀土磁体,用来调节各种马达。

马斯克称,中国稀土管制或将影响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的生产速度

而就在最近,福特汽车公告称,由于稀土短缺,其位于芝加哥工厂的探险者 SUV 车型在 5 月停工一周。6 月初,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与通用、丰田、大众、现代等车商联名致信表示,再没有稀土磁体,车商生产就不出关键零部件了。

在稀土管制的重拳下,致力于要 " 再次伟大 " 的汽车工业,连两个月都没撑到。

连印度和欧洲,也躺枪了。

据报道称,几家印度车厂也面临停产危机:铃木、印度塔塔、马恒达三家集团均宣布稀土库存告急。

在华欧洲企业组成的中国欧盟商会(EUCCC)最近则指出,随着中国加强稀土的出口管制,欧盟厂商可能会停产。

全球的企业都因为稀土管制紧张,难道他们就不能自己生产吗?

抱歉,还真不能。

事实上,每一届美国政府都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比如 2010 年曾有日本企业响应美国政府号召,在美国本土建造稀土磁铁工厂。

但事实证明,美国公司不愿意为美国生产的磁铁支付额外费用,而是转头选择中国供应商。日企后来被迫关闭工厂,将设备封存起来。

如今,美国唯一还在运营的稀土矿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80% 的矿产还是运到中国进行加工。最近受到稀土管制的启发,其运营商 MP 材料公司计划今年年底在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工厂提升稀土磁体的产能。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 美国 MP 材料公司

然而,即使满负荷运转,该工厂一年的产量也仅相当于中国一天的产量。

产业链的重构,绝对不是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有时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为久远的布局。以美国和欧洲现有的体制来说,很难做到。

《纽约 · 时报》最近感叹:为什么被中国震惊 15 年了,美国还是没有搞定稀土?

言语之间,都是无奈。

事实上,中国对于影响全球供应链的举措,向来是非常谨慎克制的。如今,对稀土的管理,势必会越来越严密。

5 月初,11 个国家部委和 7 个省份的官员召开会议,并通过商务部发布联合声明称:战略性矿产出口管制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加强全出口链条管控是关键。

随后,广西、湖南、江西、贵州等稀土和稀有金属大省都纷纷表态,要求严防战略矿产非法外流。

面对百年变局,能有一张如此关键的底牌,来之不易。这也提醒人们:要把核心资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